未來金融市場交易所的趨勢是什麼?

Avatar
Nathan Lei
  • Jan 18
  • 8 min read

金融世界的總體趨勢是交易所越來越虛擬化、無監管化和去中心化。

人類最早的證券交易所都是線下的,人們站在大街上互相吆喝,最後集中起來交易。隨著技術的發展,交易逐漸電子化,但面臨嚴格的監管。從加密貨幣開始,許多交易所開始逃避甚至不需要監管,最終出現了完全去中心化的交易所。這一發展脈絡非常清晰。

所以,交易行業的最終形態一定是去中心化且沒有任何監管的。

  1. 交易方式的演變
    早期:交易需要打電話給你的經紀人,他會幫你尋找撮合的買家,手續費很高。

現在:只需在手機上點擊即可完成交易,幾乎沒有任何成交成本。

  1. ICO 和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崛起
    世界上樂觀地認為,ICO(首次代幣發行)這種形式的公開募資會越來越多地成為主流。事實上,2017年已經有很多項目通過這種方式進行IPO,當然其中也出現了很多騙局。

但這是否就是事物最本質的樣子?
想想現在的企業,如果需要向公眾募資,需要經過複雜的審核、會計審計等流程,成本非常高。但如果一個企業的所有業務交易記錄都是公開的、可查的,那麼為什麼還需要僱傭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呢?我們可以直接開源一個程序來自動審計,從而公平地評估企業的價值並參與市場買賣。這樣,社會資源分配會更加高效。

我相信,我們很快就會看到這一天的到來。到時候,像納斯達克或紐交所這樣存在了幾十年的傳統交易所,將不得不進行改革,甚至可能倒閉。

  1. 加密貨幣交易所 vs 傳統交易所
    加密貨幣交易所與傳統交易所(如IBKR)相比,簡直是另一個時代的產物。

傳統交易所:設置複雜的規則,收取昂貴的費用。他們的交易品種有著複雜的規則,比如盤前盤後交易、股票拆分合併,以及對內幕消息的各種監管。他們以為這種方式是在管理市場,提供更公平的交易環境,但實際上,這只是讓早期具有優勢的市場參與者更加合理地利用自己的地位,為後來者設置了更高的門檻。

加密貨幣交易所:讓一切信息公開,讓市場充分博弈。從長期來看,這種方式更合理、更公平。

當然,沒有最完美的方案,一切都在進化中。

  1. 交易理論的變化
    在傳統經典的交易理論中,你應該控制自己的回撤,每次交易的最大損失不應超過自己倉位的1%到2%。這是許多交易理論的“聖經”。

但隨著加密領域的發展,世界上真正賺到大錢的交易員,都是使用了槓桿,以近乎賭博的方式參與交易。但實際上,他們並不是在賭博,而是減少了參與市場的次數,篩選出最優質的交易機會,然後使用極大的槓桿。這就是所謂的“Go big or go home”(要么大賺,要么回家)。

在加密領域,你可以輕鬆找到許多資產翻了幾千倍甚至幾萬倍的交易員。其中幾個我都認識,並親眼見證了他們的成功。在傳統交易領域,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現象。即使是巴菲特,在他的交易生涯中也沒有這樣的成績。

從數學上來說,加密領域的交易方式並沒有比傳統交易手法更具劣勢,甚至可能更具優勢。因為加密市場的特點是24小時交易、波動率極大,而且由於沒有基本面的限制,價格的上漲和下跌幾乎沒有公允價值。說白了,它們幾乎完全依賴於交易員的貪婪和恐懼。面對這樣的市場,傳統的證券交易原則不再適用。

  1. 總結
    我並沒有鼓勵你參與金融市場,因為這些成功者很少,而且他們面臨著異常的壓力,普通人是做不到的。我只想說明,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市場的改變,任何被奉為“聖經”的東西都值得再次思考。